当前位置: 首页 > 软件教程 > 泥鳅怎么养

泥鳅怎么养

更新日期:2020-11-08 10:11:30

来源:互联网

浏览量:76


以下为您整理了泥鳅怎么养的答案

泥鳅在家里怎么养不会早死

1庭院文化。泥鳅养殖可因地制宜在农家院里进行,是农民致富的好办法。院子里用的泥鳅池可以用水泥砂浆和砖石砌成。池塘的面积取决于庭院的大小,宜使用50-100m ̄

2。水深保持在50cm左右,池底覆盖20 cm厚的淤泥,以保护泥鳅不受钻井泥浆的伤害。生石灰消毒后,注入淡水,施用粪肥。一般情况下,当生石灰毒性消失(约7天)时,泥鳅品种即可投入使用。在家养泥鳅最好的方法就是放3厘米左右的大规格泥鳅品种,这种泥鳅是无病、健康、活泼的。在3%的盐水中浸泡10分钟。

然后再进行储存。春季的备货时间通常是晴天。池塘里的泥鳅除了施肥培养天然的食用菌外,还应补充一些人工食品,如米糠、麦麸、豆饼、菜叶等。投喂量一般控制在泥鳅总体重的5-10%,可根据季节、水温、天气和泥鳅的取食情况灵活控制。秋末冬初,泥鳅进入冬眠期,可在池塘中施一些基肥,以保暖越冬。因为池塘很小,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水质,并经常更换水。特别是夏季湿热天气,要及时补充新的水分。泥鳅能在5个月内长到10厘米以上。在100 m ̄ 2水面上可产200 kg泥鳅。2网箱养殖。采用网箱养殖泥鳅苗木和成年泥鳅。秧苗网箱采用聚乙烯网布制成,网箱面积约10米。笼子由3M× 3M聚乙烯网制成,网眼为1cm。网箱位于湖泊、河流或池塘中。箱子底部覆盖着泥土,箱子里铺着15厘米厚的土。饲养方法同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泥鳅应加强日常管理。网衣应勤洗,以保持水流通畅,富含溶解氧。这些洞要及时修补,防止鱼儿逃逸。

三。无土栽培。在无土栽培中,使用一个小的水泥池,面积约20 m ̄

2,水深40 cm。在水中放置约5000根长25厘米、直径15毫米的维纶多孔管,其中10根可以扎成一排,可以铺设成三层。每个池塘可容纳0.2g的泥鳅约5000种,饲养方法和饲养方法与常规养殖方法相同。为了保持良好的水质,有必要采用微水循环培养法。经过3个月的精心栽培,可获得每300g/m2的产量。为了节约成本,可以用多孔水泥砖代替化学多孔管,使泥鳅钻入其中。(4) 稻田栽培。稻田养殖泥鳅和稻田养鱼一样。在稻田里,

第一步就是挖鱼沟和鱼滑,这样鱼儿在稻田排水的时候可以栖息。水田养泥鳅,关键是要做好防逃工作:

一是要筑好垄,把缝隙用泥潭整平;二是用塑料薄膜把垄围起来,防止鱼逃走;三是垄高出水面20厘米,出入口应设置围栏。泥鳅通常在同一年饲养,并在同一年收获。因此,泥鳅的大小应在3cm左右,每米水面有50-100尾,经过半年的培育,可成为商品泥鳅。稻田一般采用无诱饵的粗放栽培方法。因此,在放养前应施用足量的基肥,并在栽培过程中根据水质和施肥水平补充追肥。稻田施用农药时,必须放水,使泥鳅集中在鱼沟和鱼滑中,防止农药中毒。将稻田和泥鳅集中在水沟里,用网将鱼和泥鳅集中起来捕。一般每667m ̄ 2水田可采泥鳅150~200kg,经济效益可观。5池塘养殖。

池塘养殖放养泥鳅品种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将体长3厘米的泥鳅饲养到当年9月的第二年7月至8月;另一种是培育上一年体长4-7厘米的秧苗,在次年3月至5月收获。放养密度为220-30000/667m,饲养管理与其他特种养殖池塘相同,池塘要求与常规养殖一致。

家里养泥鳅怎么养

泥鳅:

属于鲤形目泥鳅科。泥鳅被称为水中人参。味道鲜美,肉嫩,营养丰富。泥鳅钻豆腐是国内外著名的传统菜肴。药用价值高,是我国重要的出口水产品。泥鳅具有适应性强、病害少、成活率高、繁殖力强、运输方便、取食方便等优点,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本文简要介绍泥鳅的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疾病防治、捕捞、运输等技术要点。1池深为30-100米,池深为60-1米。为了便于其栖息和防暑防寒,在池中开挖了鱼滑。池塘的底部被压实了。池塘进出口均设置鱼网。池底铺设15-20cm厚的淤泥层。将浮萍放入池中,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4。

1.2池塘在放入池塘前10天用生石灰20-30kg/100进行消毒。消毒后,用300~400kg分解的人畜粪便作基肥,在30cm池水中加水。当水色变绿,透明度在15-20厘米之间时,泥鳅幼苗就可以释放出来。

1.3幼苗出膜后第二天开始进食。摄食3~5天后,体长约7mm,卵黄囊消失,营养为外源性营养,能自由游动。此时,可进入育苗阶段。泥鳅苗木适宜放养密度为800~1000株/鱼,在微流条件下可适当提高放养密度。应注意在同一池塘内放养同一批同一孵化规格的鱼苗,以保证鱼苗均衡生长,提高成活率。

1.

4饲养管理:

泥鳅鱼苗对饲料有很强的选择性。因此,有必要培育合适的饵料,如轮虫和小型浮游植物。经50目筛过滤后,沿池投喂,并适当投加熟蛋黄、鱼粉、奶粉、豆饼等浓缩物。泥鳅幼苗长到1cm时,可以捕食水中的昆虫、幼虫和有机物。可饲喂植物性饲料,如煮麸皮、麸皮、玉米粉、小麦粉,动物饲料如鱼糜、虾、蜗牛、贻贝肉等,每天3-4次。同时,应逐步提高配合饲料的比例,以适应人工配合饲料。饲料应放在离池底5厘米的食物桌上。别扔了。前期日摄食量为泥鳅幼苗总体重的2%~5%,后期为8%~10%。泥鳅类肥料和水,应及时追肥,可施鸡粪、鸭粪等有机肥,编织成袋放入水中,每次约0.5kg/也可施化肥,低水温可采用硝酸铵2G/;水温较高时可采用尿素2.5g/,平时应做好水质管理,及时补充新水,以调整水质。饲养1个多月后,鱼苗长度为3-4厘米,开始钻泥时,可转入泥鳅成体培养。

21、池塘建设:

建在避风、向阳、引水方便、碱性底泥弱、无农药污染的地方。池塘面积一般为100-250,池深0.7-1m。池塘可以是水泥池,也可以是土壤池。土池的墙应该是砖和石头,或者用混凝土锤击。池底应捣实,牢固耐用,无漏洞。池底铺20-30厘米化肥。进出水口用铁丝网或塑料网封堵,池底向出水口倾斜,便于排水和钓鱼。

2.

2水培放种池:

按育苗方法对池进行清洗消毒。池塘水深控制在30~50cm,施用猪粪等有机肥进行水质养殖,投加量为20~30kg/100ue5bb。3-4cm泥鳅的放养密度为50-60尾/。

2.

3饲养管理:

在育肥水质和提供天然饵料的基础上,增加蛆虫、蚯蚓、贻贝、鱼粉、小杂鱼肉、畜禽废弃物等动物饲料,以及麦麸、米糠、豆渣、糕点等植物性饲料或人工配制饲料。一般每天早晚各喂一次,每日摄食量为泥鳅体重的5%-10%。投喂应根据水质、天气和摄食量灵活控制。水温高于15-u2103时,泥鳅的食欲逐渐增加。20-30℃是适宜的饲养温度范围。泥鳅的食欲在25-27-1103之间尤为强烈。应根据水质合理施肥。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颜色为黄绿色。水温达到30℃时,应经常更换池水,增加水深;泥鳅经常游到水面吞咽空气,说明水体缺氧,应停止施肥,注入新水。冬季要加大池水深度,在池角处施用牛粪、猪粪等肥料,提高水温,保证泥鳅越冬安全。泥鳅可在泥质、弱碱性、冷水不上升的稻田中栽培。泥鳅养殖的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在1000平方米左右。田埂应加固,并埋入网或塑料布,以防泥鳅从洞中逃逸。进出水口应设网。应在现场开挖多个面积为2-3 ue5bb、深度大于60cm的坑。与基坑相接,开挖多条沟渠,宽、深30-40cm。坑沟面积约占水田总面积的10%。是泥鳅在夏季高温、施用农药、化肥和稻田干燥时的栖息地,便于集中捕捞。

3.2泥鳅的适宜放养时间为首次种植水稻后。种植前3~4天,在坑沟中施用40kg/100ue5bb腐殖质,每667m2投放2万~25000株3~4cm泥鳅。

3.3养殖泥鳅后,饲喂麸皮、死饼、蚯蚓、蚕蛹粉、动物内脏等,早期日采食量为泥鳅体重的5%~8%,以后约为5%。饲料被放进沟和坑里。同时,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施肥,每次施肥量15kg/100ue5bb。应尽可能减少稻田杀虫剂的使用。必要时,应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在阴天喷洒。同时,要保持水质新鲜,防止过量施肥。泥鳅有许多疾病需要防治。

4.1.1水霉4.1.1症状泥鳅体表附着白色木霉菌。该病多发生在水温较低的时期,鱼受伤后易感染。

4.1.

2防治措施:

(1)捕运泥鳅时尽量避免机械损伤;(2)用4%盐水浸泡泥鳅5-10分钟,或用4g/m3孔雀绿溶液浸泡20-30分钟。

4.2.

1症状:

患病泥鳅的鳍、腹部皮肤、肛门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变白溃烂,鱼体两侧从头到尾肿胀红斑。

4.2.

2防治措施:

(1)全池喷漂白粉1g/m3,或全池喷呋喃唑酮0.1g/m3;(2)用20g/m3呋喃酶溶液浸泡病鱼15-20min,或在饲料中掺入0.04%呋喃酶3天。

4.3寄生虫病。大多数是由轮虫、赤眼蜂和第三代寄生虫引起的。

4.3.

2防治措施:

(1)用0.7g/m3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

2)混合液防治轮虫和舌杯虫病;(2)0.5g/m3结晶敌百虫能防治第三代虫害。

4.4.4白体红环病4.4.

1症状:

病泥鳅体灰白色,红环纹。该病是由泥鳅捕获后长期储存引起的。

4.4.

2防治措施:

(1)用5g/m3孔雀绿溶液浸泡泥鳅15-20min;(2)在整个池塘内喷洒0.2-0.3g/m3孔雀石绿;(3)将患病泥鳅移入静水池静置一段时间

家里养小泥鳅怎么养

它应该饿了。它很薄,不是吗。不用晒太阳,可以放些小石头、沙子、水草等泥鳅会有安全感,泥鳅杂食,鱼虫、小蚯蚓、碎米米粒都可以吃。它可以在罐子里养大

室内养泥鳅,应注意哪些

室内养殖泥鳅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你需要在泥鳅的容器里放些泥。它可以靠水中的微生物生存。泥鳅应在河里或池塘里,带有腥味的泥鳅是一种温水鱼。它的寿命在15-30℃之间,最适温度范围为24-27℃。

三。一般来说,泥鳅属于淡水,寿命短,约3-6年。

泥鳅室内养殖方法与技术:

1。

建塘:

屋前、屋后、庭院四周,选择有水源的地方,避风防晒。水池一般为砖石砌成,池深约1米,建成后用水泥抹平。干燥后,放入0?5英尺的肥料泥和1英尺的清水。

2播种:

池塘建成后,1-1?池塘里放了5斤泥鳅苗。苗木可以在市场上购买,也可以自己繁殖捕捉;无论如何,身体强壮、大小一致的泥鳅苗木都要投放市场,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雄性头部尖,胸鳍狭长,体厚如尾,尾端上翘,鳍基部有一薄层骨片;雌性头部卵圆形扁平。一条雌性泥鳅从初夏到初秋可产卵4000余枚,年产量2—3倍,产卵1万余枚。

三。

喂食:

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无论牛粪、米糠、小麦、蝇蛆均可作为诱饵,一般一天三次。投料量一般根据投料情况确定。

4施肥:

泥鳅在饲养过程中,可以适当施用一些有机肥,但施肥时,不能过多、过频繁,池水要经常更换,一般每10-15天换一次。

5、捕:

捕泥鳅。

首先要将池中的水排干,采取抓大留小的方法,保证池中有一定数量的泥鳅苗,有利于连续栽培和高产。

注:

1。泥鳅和黄鳝不应混入同一池,因为鳗鱼要吞下泥鳅。将泥鳅放在鳗鱼池中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鳗鱼相互缠结。2游泳池的边墙必须高出水面1.5英尺,因为泥鳅很活跃,可以防止逃跑。

三。城市居民和没有条件建池塘的家庭也可以用坦克和罐子喂养。4夏至是繁殖和播种的最佳时节。

买回的泥鳅要怎么养?

泥鳅身体滑,圆头,圆头的形状很可爱。泥鳅经常是我们餐桌上的食物,很多人都知道泥鳅可以吃,但不知道泥鳅也可以作为观赏动物使用。无论是少数家庭养殖泥鳅,还是特种养殖场养殖,养殖泥鳅都有很多注意事项。泥鳅是一种温水鱼。它生活在15-30℃的范围内,并在24-27℃的最佳温度范围内升高。

2雌雄泥鳅的鉴别方法是观察其外形:

雄性头部尖,胸鳍狭长,体厚如尾,尾端上翘,鳍基部有一薄层骨片;雌鱼头部椭圆形扁平。一条雌性泥鳅从初夏到初秋可产卵4000余枚,年产量2—3倍,产卵1万余枚。

三。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无论米糠、小麦还是蝇蛆都可以作为诱饵,一般一天三次。投料量一般根据投料情况确定。4泥鳅在饲养过程中,可以适当施用一些有机肥,但施肥时,不能过多、过频,池水要经常更换,一般每10-15天换一次。5要抓泥鳅。

首先要把池塘里的水排干,采取抓大留小的方法,保证池子里有一定数量的泥鳅苗,有利于连作栽培和高产。6随着泥鳅类物种的生长,水位逐渐加深到适当的深度,平时水深较浅,遇热高温时可加深,并经常注入新水,以保持良好的水环境。7深秋初冬,当水温降至10℃~15℃时,泥鳅就能被捕获。

首先,泥鳅和泥鳅在池塘中很常见。在一些鳗鱼池塘里,为了避免鳗鱼互相缠绕,人们放了泥鳅。2养泥鳅的器具要足够高。如果池塘用于繁殖,池塘的边墙必须高出水面1.5英尺,因为泥鳅是活跃的,以防止逃跑。

三。无论泥鳅季节如何饲养。夏至是育苗放种的最佳时节,泥鳅有冬眠的习性。4不要改变养泥鳅的水。我们应该定期向池子里注入淡水。如果我们发现泥鳅在吃空气或浮头嚎叫的水,我们应该立即注入新的水。我们也可以利用气管池中的空气来缓解水中缺氧的问题。

泥鳅养殖如何预防疾病

泥鳅养殖的市场前景良好,很多朋友都加入了泥鳅养殖的行列,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泥鳅养殖风险不大,收益丰厚。大风险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认为,只有掌握了综合育种技术,才能在市场价格好的情况下赚大钱。如果养殖技术不达标,泥鳅经常生病,产量无法提高。不管市场价格多高,它都是无用的。因此,除了近年来引进泥鳅养殖技术外,中国水产养殖网还将引进泥鳅养殖技术,介绍泥鳅几种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俗话说,鱼先水,这次我们主要介绍一下。泥鳅病在饲养过程中很少见。泥鳅病主要是由于日常管理和操作不当引起的。这种病一旦发生,就很难治疗了。因此,泥鳅病的防治应放在首位。

首先,泥鳅的繁殖环境应在靠近水源、远离风的地方进行。泥鳅对水质要求不高,但受农药或高浓度化学药物污染的水不能作为泥鳅养殖用水。养殖前,应对池塘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并在池塘内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为泥鳅提供一个阴凉、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同时,水生植物的根系也为一些底栖生物的繁殖提供了场所和泥鳅的天然食物。二是选择健康、活跃、体表光滑、无病害、无损伤的泥鳅苗木。对泥鳅鱼苗下的鱼池进行了严格的鱼体消毒,以杀灭鱼体上的细菌。同时,鱼体处于应激状态,促使泥鳅分泌大量粘液。入池后,可避免病原菌感染。

三是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

泥鳅在繁殖期,如果放养过薄,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如果放养过密,容易导致泥鳅病。

第四,定期补充新水,改善水质,增加溶解氧,调节水温,减少疾病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加新水时,每次换水量不宜过大,一般应更换1/5左右的池水;换水时应注意注入地下水或冷水时,应充分曝气,自然升温,避免因池水温度突然升高或过低而引起的继发性疾病。五是加强饲料管理。泥鳅是一种杂食性淡水经济鱼类,特别喜欢吃水蚤、蚕虫等浮游生物;动物饲料一般不宜单独喂养,否则泥鳅容易消化不良,肠道呼吸不正常,肠胃气胀死亡;不得喂腐烂的饲料,否则,泥鳅易患肠炎等疾病。六是在喂食过程中,定期使用药物对整个池子进行喷洒消毒,调节水质,杀灭池子内的致病菌。在泥鳅成体繁殖期,重视水质养殖是降低养殖成本的有效措施。同时满足泥鳅的生理生态要求。可弥补人工饲料营养不全、饲喂不均的缺点,减少病害发生,提高产量。放养后,应根据水质进行追肥,使水质保持在一定程度的肥料中,使水体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提示:想了解更多泥鳅怎么养相关的内容,请尝试通过上方搜索框搜索。


    相关资讯